- 驼绒文化 / yindalai
-
最后的驼奶茶
点击数:148122015-11-16 16:18:45 来源: 包头市龙姿绒业有限责任公司
现在,牧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了摩托或汽车,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有老一辈那样对骆驼的感情。清晨五点,天没有亮,斯琴格日乐大娘即已起床。在煤炉上热好驼奶茶,作为早点饮完之后,一天的工作即已开始。驼圈打扫完毕,天已大亮。井边饮好骆驼,驼群便三三两两散开去,自己在草场觅食。随后,便是打开羊圈,跟随着羊群去放牧。
“我们家三辈子养骆驼,三辈子之前的事情就不说了。一直和骆驼在一起,说什么也放不下这些骆驼,无论如何也要养着。
骆驼们聪明着呢。”斯琴格日乐说。夏天里骆驼喝完水后一动不动,下午4、5点出去吃草,晚上自己回家。牧民们的风俗是,无论谁家的骆驼走到自家的井边,牧民都要打水喂它。骆驼识人,认得自己家的主人。之前,因为草场变坏,附近有一户牧民从北部搬到了南部。一段时间以后,因为在南边并不习惯,牧民搬回了北部,其中有一峰骆驼不见了。而三年之后,这峰骆驼自己回到了牧民在北部的家,在斯琴格日乐的驼群中,有峰叫“额吉”(意为妈妈)的母驼。1999年,额吉在一个下雪天生产,由于寒冷,驼羔被冻死。给牧驼挤奶的任务就成为了斯琴格日乐每天的任务。人给她挤奶,她就把人当成了她的羔子。”斯琴格日乐说。从此以后,额吉再也离不开她了,她走到哪里,额吉就跟到哪里。那年春天,斯琴格日乐14岁的二丫头娜什比利格骑着骆驼去放羊,晚上起了沙尘暴,她赶着骆驼朝自己选定的家的方向走,但骆驼并不听话。骆驼拗不过她,结果她自己却发现越走越远,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越来越黑,越来越寒冷,她害怕极了,这才知道骆驼为什么不听话了。在放下缰绳,任骆驼自己走了很远之后,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灯光。“我一辈子不会离开这个骆驼。”斯琴格日乐说。但她也知道,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骑骆驼了,牧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了摩托或汽车。斯琴格日乐将茶壶上炉,片刻后,驼奶茶香四溢。这种以驼奶待客的传统,已有多年。而周围的牧民家,因为骆驼很少,待客的只是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