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驼绒文化 / yindalai
-
羊绒衫,你还穿吗?
点击数:142512015-10-30 11:52:17 来源: 包头市龙姿绒业有限责任公司
哭泣的草原
鄂尔多斯,你穿了吗?有穿羊绒衫的吗?有不知道鄂尔多斯的吗?又有多少知道生态难民?有多少人知道骆驼的最后一滴眼泪??今天,我只想让大家知道一些事情,能在看完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昨天上完下午的课,信步来到百年大讲堂(北大)想看看有什么好的演出,却远远看到前边好象有画展,条幅上的“骆驼的眼泪“吸引自己走了过去!已经写不出来当时看的时候和看完时候的当时心情,一幅幅图片都是一个退休老工人近十年自费走遍内蒙全境和青海、宁夏、新疆部分地区拍下来的生态的一步一步恶化,沙逼人退,已经到了黄河边上,草死沙进,昔日高可没人的草原现在连骆驼都没法生存而成批饿死!一个个被黄沙湮没的村庄、一堆堆死不瞑目的白骨、一群群看似滑稽穿着各种衣服的山羊!因为山羊只能相互吃彼此的毛生存!牧民不得不用此来保护自己的财产-羊毛!推掉了晚上的约会,早早到理教113坐下,7点,一个铮铮的在蒙古支边几十年的退休工人卢彤景老先生,这个散尽自己家产呼吁生态危机的老先生,要再用语言来让更多的人来救救生态!老先生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牧区真穷、牧民真苦,牧业真危险!“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卢老先生告诉我们,草原如此退化最大的一个魁首竟然是81年日本合资的鄂尔多斯羊绒集团!81年以前,草原没有山羊,到85年山羊开始成批繁殖,从90年到如今的十年之间,是草原恶化最严重的十年,在鄂尔多斯崛起的背后,是牧区的退化,是生态的急剧恶化!日本人在81年以前是在自己国家养山羊,很快发现了养山羊带来最大的问题--山羊不但吃草,而且吃草根!乘着改革的春风,打着支援中国经济的旗号,用“恩赐“的资金和原鄂尔多斯毛纺厂合资成立了羊绒厂!给内蒙古大草原带来了噩梦!看看日本人的手段吧!80年代,牧民的羊绒可以卖到280块一斤,现在是7、8十块钱!先给你甜头,让你大量的养殖山羊,再压价收购,羊毛不是粮食,只能卖给羊绒厂!羊毛便宜了,就再多养一些来维持生计吧,多养一些带来的却是价格的更低!一方面是日本人满足的笑脸,因为他们的钱包越来越鼓,一方面却是牧民的生活更加穷苦和我们的草原的一步步消失!现在,欧洲不大量养山羊,美洲不大量养山羊,澳大利亚也不大量养山羊,连非洲都不养,亚洲的新加坡、日本、韩国都不养,只有中国,在大量的养殖山羊!当然,小日本和在八年抗战中一样,是需要代理人的!当地的领导号召大家把绵羊换成了山羊,在一个牧区,只能承载20万头的草原,有120万头吃草动物,最多是山羊!用长远的生态换来了短视的当前利益!换来了所谓的经济发展!换来了这些“人民公仆“的政绩和顶戴!就在最近的凤凰卫视西部行中对内蒙的采访中,我们敬爱的领导人依然挥动着胳膊“我们的支柱产业是一黑一白,白的就是山羊,是我们最大的外汇支柱!“是他们有难以言表的苦衷?当然,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政策!可是图片上铁丝网圈起来的禁牧区的铁丝到处都是洞,牧民要吃饭啊!不从根本上想办法,表层上的形式主义只能给那些官老爷们更多敛财的借口!就在今年,在河套地区又兴建了一个羊绒厂,号称世界第一!光鄂尔多斯一年就需要70万吨的羊绒,目前已经注册的三千家中小羊绒厂和那些没有注册的甚至上万家的羊绒厂已经让草原变成了沙漠!我们真的还需要一座世界第一的洋绒厂吗?现在的草原,没有了一点生气,昔日的万峰驼乡现在已经人烟荒芜!连骆驼都不能生存的地方,还有什么可以生存?草原啊!二、哭泣的骆驼环境的变化面前,就算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也无法抗拒残酷的考验。刮起时的强大风沙能够将骆驼的眼睛打瞎。骆驼有双层眼睫毛,可抵御风沙,但是在强烈的沙尘暴之前,骆驼也没有办法抵抗。被打瞎眼睛的骆驼,由于看不见草,结果只有被活活饿死。一般情况下,小骆驼在出生半个小时后就能自己站立起来。但是现在由于母驼的营养不良,小骆驼生下来就极度虚弱,结果经过几个小时的挣扎,腿软得就是站不起来。这时人要想过去帮忙也不行,因为母骆驼根本不让人靠近小骆驼。这样小骆驼必死无疑。只要小骆驼死了,母骆驼也会跟着死去。这就是母与子的感情。等小骆驼长到一岁时,就可以自己吃草了。骆驼是三年两胎,而不是一年一胎。白狮子骆驼的存活率更为稀少,所以珍贵。卢彤景最为当心的就是白狮子的绝迹。卢彤景的心愿是将整个阿拉善地区的白狮子全部考察一遍,看看究竟还有多少白狮子。骆驼可以很长时间不吃不喝,但最多也只能撑半个月时间。饥饿的骆驼开始时站不起来,慢慢地,腿就水肿,最后腿肿得像水桶一样,并且开始溃烂。没等到烂完,骆驼就死了。如果骆驼是夏天或春天死的,马上就会变成木乃伊。这主要是天气干燥,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4500至4700毫米。牧民只要发现骆驼站不起来,就必须要用人将它抬起来,并且马上给它加强营养,喂草喂料,以便恢复健 康。今年的阿拉善算今年的阿拉善算是旧旱逢甘雨,草原有返青的趋势。目前牧民不用买草料了,但到了冬天,现有的草是绝对不够的。因为在沙漠里,草原的生态很脆弱。只要干旱时间一长,由于草的根茎很浅,也很脆,就很容易被风刮走,连根都不剩下。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措施。虽然采取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办法,但是沙漠太大,水太少,而人又太少,所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眼看着草原上的骆驼一天天消瘦、死亡,卢彤景坐不住了。他从2000年的9月开始来 北京进行呼吁,住上一、两个月,没有结果就走了。回到内蒙古后,又去了沙漠。他一趟趟往北京跑,要办“哭泣的骆驼“展览,呼吁全社会对阿拉善骆驼及生态环境的关注。至于究竟能否救骆驼,怎么救骆驼,他心里没底。(三)、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这篇报道已在报纸上发表过,但有些朋友未必注意到。尽管北方草原的情况未必都是这样,但我们希望通过阿拉善,让大家知道我国北方环境恶化已到了何等程度。*骆驼有草吃就不会死,就这么简单!2001年1月4日,本报报道了来自包头的环保志愿者卢彤景携“死亡边缘--沙漠化生态告急摄影展“进京寻找主办单位的事一“哭泣的骆驼“和“你看看沙尘暴的脸“。一年后,卢彤景携带他近期拍摄的愈发告急的照片再次进京,旨在“我看到了,我要让看不到的你也看到--已绝草而亡和正处于掉毛脱皮死亡进行时的骆驼、穿着衣服的羊、灌满沙子的水井、沙进人退的村庄、向死亡军驼行军礼的政委、骆驼母子死不瞑目、在公路上清理两米高沙暴的铲车、跨过圈养铁丝网吃草的羊群、肆无忌惮的狼、孳生的毒草、国际环保人士的眼泪……照片可长期警示,而骆驼死亡告急迫在眼前。为此,卢彤景变卖家产携2万多幅照片进京寻找主办单位--看展览救骆驼。 可喜的是展览最终在北大世纪讲堂举办成功,当时香港凤凰首先报道,由此也引起了高层的觉悟和惊醒。
鄂尔多斯,你还要用羊绒温暖全世界吗?
草原没有了草,我们怎么活?
下一篇:一路一带和骆驼